我在一家企業做咨詢項目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實:我們對企業的某航空物流提供商進行了調研分析時,發現三家物流公司(兩大一小),彼此間同樣的服務,價格差異卻很大,最高的一家價值甚至是較低一家的1倍之多。都說中國的生產企業開始不再僅僅對價格敏感,但如何選擇航空物流提供商,并使之效益最大呢。
企業的困惑
企業出現的奇怪的事實,我們決定深入研究一下。這是一家外商獨資高科技企業,經過近10年的經營,終于在近幾年坐上了全國手機基建分銷商的前幾把交椅。公司在深圳,上海等地設有海關監管的保稅倉庫,進出口手機基建設備,擁有幾十個規格品種的產品,年營業額達2億人民幣。
現在,一個由進出口為主導的物流部門負責公司成品的進口、報關、調撥計劃、需求和供應計劃、銷售訂單處理等業務,負責支持各自區域的物流及銷售活動,約70%的業務量來自空運進口。
每周,總部的計劃部門會根據各區域所覆蓋地區的銷售預測、部門設定的庫存目標、生產基地的供應周期和當前的庫存,向海外的生產商下達補貨計劃。每年,除了管理人員的薪酬、辦公費用和it系統的支出外,大部分的物流支出(約2000萬元)是在倉儲、航空運輸領域。
自90年代中后期開始,企業就注重對生產到銷售過程中的庫存成本管理,通過零庫存管理、訂單管理等盡量降低成本,把庫存成本管理轉變成公司的一個戰略競爭優勢。所以,企業在運輸領域選擇航空運輸來縮短產品的遞送時間以達到降低庫存成本的目的。航空運輸費用占了整個物流支出的80%左右。
連云港海關連續退運進境固體廢物對話、合作、互動——杭州海關攜手境內外權利人筑好海關知識產權保護“防線”海關稽核中經常發現的減免稅設備抵押案件8類危險品海運出口流程和報關手續7個要點為“千島之城”圓一個“藍色海洋夢”哈爾濱海關高效助力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石家莊海關查獲20噸禁止進口固體廢物17年無償獻血20800毫升 海關“獻血狀元”感動紹興